相諧成趣
管窺蠡測ⷢ大隱隱於市”【個人作品 ⷠ雜文】
無人居
“大象隱於形,大隱隱於市”。這裏,隻想簡單地談談後者。其實,這裏說“大隱隱於市”,不如說“大隱隱於世”,似乎更準確一些。
山居
滾滾紅塵之中到底有沒有“大隱者”?他們究竟“躲在哪兒”?或者說居於何種社會褶皺之中?緣何如此?在尚且活著的時段之中成天到晚都在幹些什麽?是苦惱還是慶幸某種逃避?——凡此種種,我們且不必作無謂地追蹤或繁瑣的考據,或者出於某些好奇心意圖窺探個究竟,也不必妄加猜測,以免惑亂視聽和身心,令人生厭;為什麽這麽說?就如同一個喜鵲,為什麽要跟在蜜蜂屁股後麵呢?不能夠,也沒必要啊。再比如說,一匹麻雀怎麽可能跟得上一隻鳳呢?當然,我們也不是什麽麻雀,那些人也不是什麽鳳和凰。我們都是五蘊和合之身。——畢竟,“萬類生命形態”,各有各的樣子和活法;隻是無論如何,不可以違逆自然天性尤其是整體人類的天性。
情侶的世界
當然,無論那些人的虛實真偽,歸根結底那都是他們自個兒的事;於我們了無掛礙嘛;我們還是該幹嘛幹嘛的妥當。再說了,通常而言,我們絕大多數人是成不了也不想成為那些虛無縹緲的“隱逸者”的。因為我們屬於凡俗世界,肉體凡胎;因為這裏有我們太多的理想、事務、夢想和牽掛。這也是我們的社會之所以仍能夠不斷進步的基本的驅動力之一;因此,我們隻能加強,而決不能削弱。凡俗世界隻能靠我們努力打造,力求使之逐步更新,脫胎換骨,更加美好,在不悖逆理性框架的基礎上,不妨也可以塗抹一些浪漫的色彩。因為,無論如何,這裏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異域情調
而我這裏之所以想涉及“隱逸者”的話題,可能是想表達另外的意思,其中也有試圖反襯的意思吧。
大隱的終極目的是悄無聲息地消隱;從凡俗人間徹底遁跡於無形。(這裏當然沒有我們世俗之人臨終的恐懼、尖叫和絕望之類的生理心理即情緒的正常反應。換句話說,俗人之死怎麽可以比之於高僧的圓寂呢?因為,他們怎麽遁跡,怎麽逝去,是他們自己世界的秘密和修為。而我們普通大眾通常是沒有什麽秘密好保留的,更甭是什麽“故作高深”了。這樣子反倒好:輕鬆!至於是不是真的輕鬆,我就不知道了;或許這隻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
山居境界
所謂“大隱者”,其行為和抉擇大都會有許多的原因和動機的(或曰“緣起”)。譬如,1、秉持天賦的靈性,以其特有的方式完成心靈的修煉,渡過轉瞬即逝而卻光彩耀眼炫目的生命曆程;2、看破世道紅塵及世人虛偽、醜陋和陰險的嘴臉和心性,實在是不想混跡於那片人海之中;3、避免為塵俗所玷汙,潔身自好以自保;4、拒絕淪為凡俗者之宿命的泥淖和淵藪,拒絕走凡俗者命運演繹的老套軌跡;5、一邊追求內心世界的純粹、澄明和寧靜,一邊又希望從塵世裏汲取許多的精華和養分,以滋補和保持個人身心俱佳的形態。6、厭倦自己(或者過度自愛),試圖以決絕的方式顛覆自我……。7、然而,既然來自於凡俗世界,亦難以超脫“三界”之外。8、至於追求純淨靈魂和崇高精神境界者另當別論了。
朝霞
而在我看來,上述第一姑且不論,其餘類別者為數極少的或許可能保全自己,大部分則可能難如其願的。有的甚至猶如泄了氣的皮囊,泯然淪為流俗之輩,甚至會變成不倫不類的“怪物”,令人望之掩鼻而走。因為,這些所謂的“大隱者”,之所以選擇隱於市的方式,是留有“縫隙”的。無論他們多麽精於算計,老謀深算,善於偽裝,總是會露出馬腳和破綻,塵俗之氣息早晚會穿罅而入想擋都擋不住的;或許他們倒也樂見其成也未可知哦。甚至,還會有一些自以為“高明”的“大隱者”,表麵上與芸芸眾生無異,實則可能包藏不為人知的私欲、邪念或禍心,伺機而動,試圖去人群之中俘獲“犧牲品”(如某王某林之流,即是活生生的案例)。所以,這些所謂的“大隱者”往往是非常危險的。
山村
我們這些勤勞、正直又善良的人們,務須在意提防,不然的話,指不定什麽時候被那些看不見真實麵目的“隱身人”掠了去,美美地吃掉,你還以為進了天堂呢。社會上,那些冠冕堂皇實則狐假虎威披著人皮的狼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招搖撞騙者還少麽?(您可能認為我這裏已偷換了概念;即便如此,也是出於善意。更重要的是,我在這裏並沒有指責或貶損真正的“大隱者”的意圖。)
蜜蜂的世界
真正的大隱者,當遠離塵囂,追求屬於他們自己的一方淨土,真正隱身於山河湖澤之中,絕不會幹擾芸芸眾生的塵世生活的;即使在茫茫人海之中有他們的存在,我們凡夫俗子也不能夠目睹且尊容的。我隻是想,他們混跡於也是越來越難了。難道世界之大,就真的沒有讓其容身之處了麽?
人工痕跡
真正的大隱者,相似苦行者而不是苦行者;他們是真正的苦修者麽?畢竟,苦行者也是苦修者。
他們是群山的飛嵐,蒼天的雲靄,仙人夢中的香氣。
仙雲繚繞
真正的大隱者,他們絕對在意、修煉和捍衛的是其靈魂的純淨,內心世界的澄澈和崇高。而不是那一具具道貌岸然行將腐敗風化的肉身。因為,歸於真正的消隱,才是其完美的終極目的;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合乎生命的真諦。
山居秀色
反觀我們普通大眾,芸芸眾生,畢竟,我們是生命世界的主流。因此,我們最好還是應當摒棄不合時宜的妄念,恪守生命的本真和良好的天性,規規矩矩踏踏實實地做人、生活、工作,創造真正屬於我們的現實世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從而實現人類的美好意願、價值和意義。
古藍雲
如此境界
【附及】:
這裏且不妨引兩首古詩,給有閑者瞅瞅:
1、王康琚(晉)《反招隱詩》: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
2、黃鷟(清。zhuo,怪字怪音,切!)《題毛闍齋采芝圖》:
大隱不忘世,葆璞天地間,
美哉綺與甪,采芝於商山。
(瞧瞧!咱古人的品味。有時真的是自愧弗如哦;當然了,那些人及其情感、想法和文字,早已經疊放進浩瀚的曆史陳跡之中了。——又及。)
群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